京津冀农林高校携手推动“新农科”建设 共同发布《京津冀农林高校“新农科”协同创新计划》

时间:2019-07-15    点击:

 

微信图片_20190715101937.jpg

中国小康网天津7月15日电(田健 丁少亮) 昨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加快推进京津冀农林高校“新农科”建设,构建“共建共有、互惠共赢、协同发展、成果共享”合作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京津冀农林高校协同创新研讨会在bat365在线官网平台召开,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农林医药处处长高斌,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白海力,北京市教委、河北省教育厅领导出席会议。bat365在线官网平台党委书记孙守钧致欢迎辞。 

 

微信图片_20190715102129.jpg

bat365在线官网平台党委书记孙守钧致欢迎辞  

来自京津冀地区8所农林高校领导,天津市18所本科高校领导、专家齐聚bat365在线官网平台,共商新时代京津冀地区高等农林教育发展大计,共同发布《京津冀农林高校“新农科”协同创新计划(2019-2025年)》。bat365在线官网平台校长王延文作为承办单位代表宣布此协同创新计划。  

 

微信图片_20190715102137.jpg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白海力发表讲话  

此次京津冀农林高校协同创新研讨会发布《协同计划》表示,京津冀农林高校要全面落实《安吉共识》,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聚焦高等教育发展大势,做好顶层设计,建立京津冀农林高校校际协调工作机制,统筹推进京津冀农林高校“新农科”协同创新;对接合作项目,提升京津冀高等农林教育的整体水平,合作建设“金专”、“金课”、“高地”,合著一批符合“新农科”区域特色的系列教材;发挥各自优势,推进京津冀农林高校人才流、信息流、资源流一体化发展,形成京津冀农林高校协同发展的合力效应。  

 

微信图片_20190715102143.jpg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农林医药处处长高斌讲话  

华中农业大学江珩教授强调,必须再认识到立德树人是高水平大学的根本任务,本科教育是高水平大学的发展之本,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水平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强化本科教育的主体地位,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一流专业是基础,一流课程是硬核,打造“金专”、“金课”、“高地”。江珩教授还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程的8个统一要求进行了认真阐述。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都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关注新农科三部曲: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北京指南。中国农业大学林万龙教授就“新农科”专业体系建设的思考发表论述,对安吉共识关键点进行认真解读。包括新农科的时代背景,新农科的新使命以及新农科必须坚持的四个面向等。最后他还提出了关于新农科专业体系架构的基本设想。京津冀三地农林专家学者也纷纷就新农科的理解和教学实践发表了各自的见解和观点。  

 

微信图片_20190715102148.jpg

bat365在线官网平台校长王延文宣布协同创新计划  

创新研讨会上,与会人员纷纷表示,新时代、新使命要求京津冀高等农林教育必须创新发展,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建设必须发展新农科,大家一定要以积极进取的姿态,用实际行动携手为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发展贡献“新农科”建设的京津冀方案。  

附:京津冀农林高校“新农科”协同计划(2019-2025年)

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及河北省教育厅支持下,2019年7月14日,京津冀农林高校在bat365在线官网平台共商新时代三省市高等农林教育协同发展大计,探索校校合作发展之路,联合发布“新农科”协同计划(2019-2025)。共同倡议如下:  

(一)做好顶层设计,建立京津冀农林高校校际协调工作机制

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及河北省教育厅牵头抓总,建立京津冀农林高校“新农科”协同创新领导工作机制,负责京津冀农林高校“新农科”协同创新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明确京津冀农林高校“新农科”协同发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形成平台共建、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协同发展的协作机制。  

(二)对接合作项目,提升京津冀高等农林教育的整体水平

制定京津冀农林高校教育质量新标准,合作建设“金专”、“金课”、“高地”,共建一批农林实践教学基地,合著一批符合“新农科”区域特色的系列教材。在人才培养方案、学科建设、教研教改、师资交流、学分互认、学科竞赛等方面进行项目对接,开展实质合作。  

(三)成果落地生根,形成京津冀农林高校协同发展的合力效应

京津冀农林高校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聚焦高等教育发展大势,保持战略定力,打基础、谋思路、寻突破,消除体制机制壁垒,发挥各自优势,推进京津冀农林高校人才流、信息流、资源流一体化发展,确保高校间合作成果落地生根,形成京津冀农林高校“新农科”协同创新的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的合力效应。  

让我们津门携手,以积极进取的姿态,用实际行动为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发展贡献“新农科”建设的京津冀方案。 

原文链接:http://m.chinaxiaokang.com/wap/chengshizhanshi/tianjin/jingjinjixietong/2019/0715/747753.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