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如春助成长,教学严谨下苦功
——记体育教学部玄文波老师

“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这是体育教学部玄文波老师一直秉承的教学理念。
对于学生的事情,玄文波老师向来高度重视。每次,他在带队参加体育竞赛之前都会做好突发事件预案,为学生们上好保险。在教学方面,他从不懈怠。在家庭和工作中,始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他不局限于学校的教学工作,而是在这基础上深思熟虑,教学目标制定得更为长远、更为广泛。除此之外,他还进行一些体育科研项目的研究,玄老师发表多篇论文并参与教学方案的编写工作。同时,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在玄老师看来格外重要。玄老师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引入课堂。根据排球、篮球是集体运动项目的特点,采用“合作教学”的模式,进一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暖心如春助成长,当接触到缺乏运动的学生时,玄老师总会将最真挚的期望带给学生。老师希望身边的人能够带动他们,多参加一些社团活动。对于全体的学生,老师认为学生需要创新精神,在敢于表达自身的想法同时投入到社会实践中,为将来走向社会做好充分准备!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玄老师在教学工作严谨自持的同时尽可能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他的一言一行如春风般温暖着学生,他的一举一止默默诠释着何为严谨自持。
心系学生,情系三尺讲台
——记工程技术学院杨仁杰老师

教师职业是崇高的,选择了教师职业,也就选择了艰辛和奉献。工作多年以来,工程技术学院杨仁杰老师把一腔热血都奉献给学生和心爱的教育事业。2009年-2010年期间,杨老师由于风湿病引起腰痛,忍着疼痛坚持为学生上课;2018年春节,杨老师由于胃出血住院,直到开学身体仍处于贫血状态,身体虚弱,他仍旧坚持去西校区给学生上课,每周10个学时,持续了两个多月。
作为2017级新能源专业的班主任,由于学生们刚到新环境,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憧憬和懵懂,小到医务室怎么走、水卡在哪买,大到专业课程设置、就业前景都要给杨老师打电话询问。他秉承着春风化雨的精神,对学生们所有的问题都一一解答,从没有一丝厌烦,并感受着参与到学生活动中的那份快乐。采访中,杨老师说道“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这也是杨老师一直以来向学生们传达的精神。在杨老师的关心和督促下,新能源专业的同学们学习氛围活跃,班级凝聚力高涨,在各类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展示了学生风采、锻炼了学生素质。
杨老师提倡学生积极参与到科学研究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为将来的进一步深造做好准备。他也希望学生除了专业知识以外,学会做人的道理,有意识培养自身各方面综合素质。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风雨。杨仁杰老师用小小粉笔书写梦想,他言传身教续写教育篇章。
润物细无声,桃李满天下
——记园艺园林学院戴媛老师

戴媛老师2002年来到bat365在线官网平台园艺园林学院工作,在辅导员岗位上至今已走过16个春秋。
戴媛老师为做好在校学生的思想工作,活跃校园文化生活,调动大学生积极性与班级凝聚力,提高学生参与度,开创建设了独具特色的团课观摩活动。该活动至今已开展16年,曾被选送参加天津市优秀“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
戴媛老师多年来一直处在学生管理工作一线,她平时工作细致,营造各种锻炼学生能力的平台。今年她获批bat365在线官网平台2018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研究课题,旨在引导学生,明确自我认知,结合实践,让学生发展成为综合型人才,为学校强化“宽、适”性人才培养提供依据。早在2009年,她就为在校学生讲授职业生涯规划课,帮助他们规划大学生活,培养兴趣爱好,寻找就业方向,提升综合素质。
采访中戴老师回忆到自己都忘却的一件小事,被在南京读研究生的学生记挂与感激,学生清晰地描述了当时戴老师如何去解答她的问题和热情地接待她。还有毕业后的学生反馈,当年在校当学生干部时,戴老师培养学生干部的一些工作方式方法,他们工作后还在使用,非常有效。
工作之余,荣获诸多奖项的戴老师认为,协调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最重要的就是工作要有计划性,高效率投入工作,寻找工作量分解的有效途径,再利用业余时间调节和丰富生活,调整好心情,积极工作。她积极组织女教师参加校运会、趣味运动会、乒乓球、羽毛球比赛等,还先后组建“天农舞蹈团”、“天农合唱团”、“天农瑜伽”等业余团体,丰富着教师们的校园生活。
为人师表,最幸福的事就是润物细无声,桃李满天下。这便是戴媛老师的真实写照。
温柔如溪水潺潺流过,笑容如暖阳融尽冰雪
——记水产学院王洋老师

她是一位年轻的女博士,她是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她是水产学院教师王洋。
女博士虽爱红妆,却更爱练功,因此,家里没有梳妆台,而有工作台。学习、准备和演练几乎填满了她的时间,甚至梦中都在学习和备课。王老师认为,知识应该学而有用,学以致用,教给学生们的知识是可以“take home”的。问及王老师认为教师的价值及最快乐的事,她说:“教师的价值就在于启发、引领别人认识世界,每当我把知识分享给他人的时候,都感觉非常快乐。”因此,她为自己树立了“从学生的视角出发,使每一堂课鲜活起来”的目标。她坚信没有不喜欢学习的学生,只是缺少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办法。课上,她利用多种方式为课程增色;课余时间,她也常常用温暖的话语鼓励学生们。
王洋老师的科研工作围绕水产益生菌展开。她主持、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多项,发表论文36篇,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8项。谈及在科研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王老师坦言:“科研工作不可能与设想毫无偏差,总是会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但是我们只要不放弃,换种方式或者换个方向去研究,把问题解决掉就可以了。”
最后,王洋老师也说出了对水产业的期望:“希望我们能研发出对生态友好且能使水产更加美味健康安全的养殖方式,达到零排放,再辅以高科技解放人力,既能不污染环境,又能让大家能够吃的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