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是这样“磨”出来的——天津市学校思政课教师磨课练兵活动纪实

时间:2023-03-24    点击:

“要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堂”、“爱国是一种责任,要注意情感唤醒、责任激发”、“要设计好‘导入’环节”......点评专家纷纷围绕课程设计、内容逻辑、语言节奏、案例效度等方面为展示教师提出极具针对性的指导。这是天津市学校思政课教师磨课练兵重点实验室正在开展磨课活动。     

李丽老师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案例以“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为主题进行了展示。李老师在亲切的互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案例具有普适性,独特性不够,需要选取身边的、贴近同学的案例”,导师建议李丽老师在亲和力、针对性方面进一步打磨提升。     

“什么是法律?有了道德为什么还需要法律?我们对法律有什么样的期待?”,在一个个递进的追问中郎嬛琳老师开启了如何认识“法”的授课。郎老师的问题链教学,紧紧吸引住了学生,让在场的听课人员感受到了严谨的逻辑和真理的力量。“没有体现‘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不破不立,亮剑不够,批判性方面没有具体案例”,点评专家一语道破了郎老师的薄弱环节。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正是一个探索中国现代化的历程”,张纯刚老师娓娓道来,讲述了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历史与未来。张老师上课风格沉稳,用真情、真心、真诚讲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用广阔的视野、深厚的理论功底、生动的语言引导着学生层层深入全面了解中国式现代化。“我们上思政课不仅要有浓厚的理论性、严谨的逻辑性,还要特别注意从语言、神情等方面助推课堂效果。比如我们讲现代化的成就就要讲出自豪感,讲现代化的探索要讲出探索的艰辛”。天津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永强教授对张纯刚老师的授课进行了精准点评,为张老师进一步改进和提升思政课效果找到了突破口。     

来自天津商业大学的刘媛媛老师等10位教师进行了说课展示。每一位思政课教师从自身课程内容出发,贴近学生特点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导师团导师对每一位展示教师进行了一对一的指导和点评。     

为更好地打磨思政“金课”,磨课练兵重点实验室组建了来自媒体、演讲口才、宣传及思政课等领域的专家,以及包括学生代表在内的导师团。导师们与磨课教师由授课内容到表现形式等多方面与思政课教师反复研磨、精雕细琢,努力打造政治有硬度、思想有高度、理论有深度、历史有厚度、案例有信度、人格有韧度、情感有温度、表达有力度的天津市大中小学思政课“金课”,使广大磨课教师切实肩负起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天津市学校思政课教师磨课练兵重点实验室自2022年成立以来,总计开展市级磨课练兵活动3轮、9个批次、21场磨课活动;开展为期3天的专题培训共6场;召开专家评议会9场;召开磨课活动经验交流会1场;录制打磨磨课教师讲课视频106份,磨课练兵活动得到了有形、有序、有效开展。后续,磨课练兵重点实验室将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止于至善,努力打造思政“金课”。(天津市学校思政课教师磨课练兵重点实验室供稿文字:王晓会 赵媛媛;摄影:彭文杰;编辑:张倩;审校:田健 王善科)